发热是儿科门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发热宝宝的临床处理,是每一位儿科医生的基本功,但是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可没那么简单,甚至有些家长的应急方式还会造成宝宝更加不适。到底家长们错在哪里了呢?

多少度算发烧


正确的使用体温计来测量孩子的温度,根据你测量温度的部位的不同,发烧的标准如下:


正常体温范围:≤38℃


直肠≈36.9——37.9℃;口腔≈36.6——37.6℃;腋下≈36.2——37.2℃


3个月以内的新生儿:最好选择直肠测温,其次是腋下。因为孩子的耳蜗较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建议使用电子耳温计测量。


3个月到3岁的孩子:直肠测温最好,其次耳温。当然粗糙的测量可以测量腋下的体温。


3岁以上的小朋友:对测体温比较合作了,家长可以选择测量口腔温度。但有时孩子因为鼻塞或者咳嗽无法长时间的闭嘴测量温度,这时候家长应该选择耳温或者腋下。


发热分级:(以腋温为例)


低热(37.5℃——38℃)、中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41℃)。


宝宝发热不推荐的物理降温方法有以下几个:


捂被子降温不可取:给孩子盖厚点的被子出一身汗就能给宝宝降温,这种强制出汗的做法其实是不正确的,宝宝有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或者大量出汗后出现虚脱、高热惊厥等,反而得不偿失。


全身擦不推荐:全身擦澡这样的方式,体温只能短时间内降低一点点并且持续时间很短,而且会导致孩子寒战。英国和加拿大的指南都不推荐温水擦浴,美国儿科学会也是认为绝大部分情况下药物降温更方便,当孩子对退烧药不耐受或过敏才可以优先考虑温水擦浴。


酒精擦浴更不提倡:酒精蒸发时确实能使皮肤凉下来,但就是因为酒精发挥作用太快了反而会有反作用。特别提醒的一点是酒精擦浴对对新生儿及皮肤比较敏感的孩子并不合适,会使得宝宝皮肤快速舒张及收缩导致中毒,严重者危及生命。


可以采用的降温方法:


少穿衣服多喝水:宝宝在发烧时,体内的水分就会蒸发,使宝宝口干舌燥,多喝水能增加体内组织的水分,这对体温具有稳定作用,也能缓解宝宝的不适,多喝水也会增加宝宝排尿的次数,也是降温的一个途径。


给宝宝少穿衣服是保证能够及时散热,衣服薄厚要适宜,也要给宝宝勤换衣物,达到降温的效果。


发烧期饮食需注意:孩子发烧消耗了大量的体力,消化系统就会受到阻碍,这时妈妈们就要给宝宝吃一些比如小米粥,米汤,鲜果汁,绿豆汤等有利于消化的食物。


保证排便很关键:宝宝发烧可能会引起便秘,适当地按摩腹部有助于宝宝排便,妈妈轻轻地顺时针按摩脐周,可促使大便排出。


5种按摩退烧法

1.清肺经

肺经定位:无名指指腹。

操作方法: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宝宝的无名指尖,从食尖向下推至指根50次,以清肺经。

2.推天河水

天河水定位: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方法:后用拇指蘸取少量冰水,推天河水50次。天河水即从宝宝手腕横纹至肘部横纹处。

3.按合谷穴

合谷穴定位: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也就是俗称的“虎口”。

操作方法:用拇指点按宝宝左手合谷穴50次,然后换右手。

4.按大鱼际

大鱼际定位: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的部位。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甲垂直按在大鱼际穴,一紧一松地按压2分钟左右。

5.按揉列缺穴

列缺穴定位:前臂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

操作方法:用拇指按揉宝宝手腕两侧的列缺穴各2分钟。

如果宝宝体温低于38.5℃,精力旺盛,精神好,可以做物理降温。但不推荐宝宝发烧38.5以上依然将物理降温作为首选的降温方式;如果要做物理降温,前提是不要影响宝宝休息。好的睡眠对免疫力的完善至关重要。

如何正确服用退烧药?

使用退热药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不适的症状、减少不显性体液丢失(降低脱水风险)、镇痛作用等等。


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肝衰竭儿童避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服用舍曲林、氟西汀类药物儿童避免使用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临床上已有该药的长期安全追踪记录,建议>3月龄的患儿,可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为10—15 mg/kg(最大单次剂量为800—1000 mg),口服,Q4—6H(一般可降低1-2℃,30-60分钟起效,3-4小时达到峰值效应,持续时间约为4-6小时)。


布洛芬

大于6个月龄的患儿,可服用,剂量为5—10 mg/kg(最大单次剂量为600 mg),口服,Q6H。(一般在可降低1-2℃,60分钟内起效,3-4小时达到高峰,持续时间为6-8小时。)


对于两者联合用药,国内外指南均指出是不必要的。但是在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3-4小时后,如果温度仍然较高,且儿童不适症状没有得到改善,并且有退热的需要时,部分专家建议将对乙酰氨基酚换为布洛芬,或者将布洛芬换为对乙酰氨基酚,交替用药,小编认为,这不失为一种合理的临床处置方式。


其他退热药

阿司匹林(仅适用于风湿热、川崎病,常规不使用);糖皮质激素类(不应作为普通退热药使用,因为对机体有害);阿司匹林赖氨酸盐、普奈生(均不推荐常规使用)


什么情况下需要吃药

退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舒适度。当孩子体温已超过三十八度五,精神仍然非常好,没有不适表现时,是不需要用退热的;当孩子体温并未达到三十八度五,可精神不佳,有疲惫、疼痛等不适感时,可给予及时服用退热药;当服用退热药后并未改善孩子的不适时,就应考虑换用其他药物。不能只是为了退热而服用退热药。


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几点:

布洛芬仅用于年龄在6个月以上的儿童。不适用于持续呕吐或脱水的儿童。


不能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儿童发热或不适。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胃部不适、肠道出血,最严重时可能引发雷氏症候群。


如果孩子一直呕吐且无法口服药剂,那么可能需要直肠栓剂。栓剂形式的对乙酰氨基酚可以帮助呕吐的孩子减轻不适。


孩子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使用抗生素呢?

孩子出现发热等情况一般 24 小时后,血常规才能有所反映。建议发热 24 小时后再进行血液检查。如果血液检查发现白细胞超过 15,其中中性粒细胞超过80%,且 C 反应蛋白超过 30 才有可能考虑细菌感染。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要根据孩子的病史、表现,再结合化验决定。化验仅是辅助检查。


孩子发烧到抽筋怎么办?

6个月至3岁的孩子,出现热性惊厥很常见,因为孩子在这个成长阶段大脑发育不成熟,易对高热产生兴奋并泛化,出现抽风。一般6岁以后就不会再出现热性惊厥。惊厥往往发生在感冒发烧初起、体温高达38℃以上时。


在热性惊厥发作期间,患儿在几分钟内会看起来异常,之后出现僵硬、颤动或眼睛转动。在短时间内,患儿可能无应答,呼吸异常,并且皮肤颜色发暗。在热性惊厥发作后,患儿活动迅速恢复至正常。热性惊厥发作通常持续不足1min,在少数病例中,惊厥发作可持续长达15min。


患儿发生热性惊厥时,家长的正确做法:


1、家长首先要镇定,防止发作带来的意外伤害(短时间的惊厥不会对大脑造成损害)。

2、平卧,保持头部向一侧偏斜,防止呕吐物、口腔分泌物引起窒息。

3、松解衣被散热,不要限制、按压肢体的抽动。

4、不要像宝宝的口腔里面塞任何东西:手指、筷子、压舌板等,抽搐的宝宝。不会咬伤自己的舌头,塞东西只会增加更多的伤害。

5、不要掐人中、挤捏宝宝,这样做并不能减少惊厥时间。

6、抽搐结束后或持续时间过长,需要及时送医院就医。

文章来源:母婴视界微刊

商务合作

QQ:729542010

微信:729542010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31届京正·北京孕婴童展报名